真空淬火技术,真空气淬和油淬的区别,真空气淬相对于真空油淬常规炉型、同等功率下适用范围窄,特别是直径较大及淬透性差的钢材;同尺寸的炉子气淬的成本比油淬的高,氮气比淬火油的消耗量大,料框和炉内元件也更易损耗;真空气淬可实现高速钢、钹青铜、不锈钢以及钛合金的真空回火;真空气淬工件的外观明显优于真空油淬工件的外观,真空油淬比气淬的光亮度低20%-30%;真空气淬炉应用范围不如真空油淬炉普遍,同样压力下真空油淬冷却速度快。真空淬火处理过程中使用.巴氮气或氩气,保证零件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加热。二次中性淬火价位
真空热处理是指将模具零件置于真空热处理设备中,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工艺方法。其是当前先进的模具热处理技术之一。随着模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热处理难以达到技术要求,模具经真空热处理后,表面不氧化、不脱碳,淬火畸变小,表面硬度均匀,使用性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普遍增加,一般能提高30%以上,另外真空热处理可将加工余量(磨削或抛光)缩小1/3~1/2,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真空热处理尤其适合于高精密、要求尺寸和性能稳定的模具。模具真空热处理技术有:真空淬火、真空回火、真空渗碳、真空渗氮、真空渗金属等。二次中性淬火价位如果需要高的表面质量,工件真空淬火和固溶热处理后的回火和沉淀硬化仍应在真空炉中进行。
随着科学的进步,工业产品对热处理要求的提高,自20世纪40年代真空热处理技术在美国和日本逐渐发展,因其无脱碳,零件表面光亮,变形小,节能环保,工艺和力学性能再现性好等优点,在目前环保形式要求下,真空淬火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真空渗碳热处理技术的成熟无疑扩大了真空热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真空热处理水淬一般适用范围:航空航天行业中钛合金的固溶处理,仪表弹性元件中的钹青铜固溶处理,航天传感器中的镍基、钴基高弹性合金,镍基恒弹性合金等精密合金固溶处理以及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知识提问回答:1问:真空渗碳零件不清洗油不会影响渗碳的均匀性?答:不会影响渗碳的均匀性。不过加热室的底部会存有油。热室门打开以后,会有油流出。这是因为油加热后气化,扩散到热室内壁,由于夹层有冷却水,油气凝聚后流到热室底部。有条件的话较好清洗。2问:供气压力一般在0.2mpa怎么理解?答:供气压力是指乙炔和氮气的供气压力,0.2兆帕是2公斤压力。3问:是说强渗的3分钟通乙炔,扩散的8分钟只通氮气?答:是的,乙炔和氮气不同时开,渗碳通乙炔,扩散通氮气不锈钢中性淬火能够保持其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模具的真空淬火:(1)加热保温时间的选择,保温时间既要确保一定量的碳化物充分溶解,提高奥氏体中的合金含量,为二次硬化峰温度回火时有较明显的硬度回升提供保证,又不能产生过热而影响模具质量。(2)真空回火,采用真空炉(如WZH系列单室正压回火炉)回火的优点:控温准确、均匀;确保加热及保温阶段无氧化;可随炉缓冷,也可充气快冷。冷却过程可充入高纯度N2或高纯度N2与其他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如H2),确保冷却时不氧化、不着色。回火加热速度为0.8min/mm,心部到温后较少保持2h。回火温度视硬度要求定。头一、第二次回火为强制性,第三次回火视技术要求和较终硬度而定,也可以省去。真空退火、真空淬火和真空渗碳方面。苏州等温真空硬化淬火过程
真空淬火能够有效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二次中性淬火价位
真空渗碳的工艺过程:1、渗碳零件的清洗主要是为了防止污染真空淬火油和真空泵。若只有油污,可以不清洗。不能有灰尘、杂物、切削液等杂质。2、上工装。选取合适的工装,采用合适的装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工件变形,提高零件的淬火质量。避免因为工装的原因造成局部淬火不均匀。3、装炉。工件进冷室,冷室抽真空,打开隔热门,工件转移至渗碳热室(真空渗碳气淬炉无需转移),准备加热。4、加热。制定工艺时依据装炉量和工件形状选取合适的升温速度,尽可能采用分段加热、保温,使所有工件匀温。二次中性淬火价位